义乌国际商贸城 洪 兵 摄 1982年春天,乍暖还寒。尽管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已3年多,但在我国一些地方和领域,改革与守旧的思潮仍在交锋。人们期待着改革的东风能“吹皱一池春水”,给这个春天增添几分缤纷的色彩。 这年春天,51岁的谢高华来到义乌。在亲眼目睹义乌的贫穷与落后,并实地走访走街串巷的货郎和偷偷摆摊的个体户后,他以“春江水暖鸭先知”的敏锐眼光和“出了问题我负责,我宁可不要乌纱帽”的担当精神,推动义乌率先开放小商品市场,为“华夏第一市”赢得宝贵的发展先机。 贫穷义乌,集贸市场面临存废之争 1982年4月,51岁的谢高华从衢州(县级市)市委书记调任义乌县委书记。上任前,他向母亲告别。得知谢高华要到义乌任职,母亲担心地问:“怎么去那么穷的地方工作?” 当时的义乌,因为人多地少,不少农民吃不饱饭,农闲时不得不挑着货郎担,远走他乡鸡毛换糖。谢高华的母亲没到过义乌,但她见过鸡毛换糖的义乌货郎。当时,只有家中日子实在过不下去的人,才愿意去当货郎。 尽管有了心理准备,到义乌后,谢高华心里还是沉甸甸的。 当时,义乌县城面积仅2.8平方公里,只有一条像样的街道,可谓“一个高音喇叭响全城”。当时的县委大院用的是露天厕所,一到夏天就臭气难耐,绿头苍蝇经常光顾谢高华的办公室。 县委大院尚且如此,义乌农村的状况可想而知。当时,一些生活困难的农民为了养家糊口,纷纷外出鸡毛换糖或偷偷摆摊。在义乌廿三里镇和稠城镇等地,还自发形成了小规模的集贸市场。不过,鸡毛换糖和摆摊当时被视为“投机倒把、走资本主义道路”。 到义乌后,谢高华并没有急着推出自己的施政措施,而是三天两头到田间地头调研,有时候还不打招呼就去老百姓家里走访。下基层多了,老百姓都觉得谢高华没有官架子,喜欢听真话,于是慢慢地敢跟谢高华说实话了。 当时,义乌有4000多户个体户,其中经营小百货的有3000户,从业人员6000多人,且多数没有登记发证。如何管理这些个体户,成了义乌一大难题。 此时的义乌,对于鸡毛换糖和摆摊,出现两种不同意见。一种意见认为,鸡毛换糖和摆摊不利于农业生产,应该严厉打击。另一种意见则认为,义乌农民有鸡毛换糖和摆摊的传统,应该予以支持。 谢高华到义乌任县委书记时,45岁的冯爱倩是一名四处偷偷摆摊的个体户。当时,冯爱倩家里有5个孩子,最小的才5岁。她的丈夫在义乌县供销社上班,工资不高,一家人生活艰难,家里的粮食经常不够吃。为了生活,冯爱倩只好偷偷在街头摆摊。1982年5月的一天,冯爱倩在义乌街头摆摊时被相关部门没收了货物。焦急的她在义乌县委大院门口拦住正要外出的谢高华,于是就有了后来广为人知的“义乌农妇当街拦县委书记”的故事。 谢高华近照 敢于担当,推动义乌率先开放市场 谢高华到义乌工作期间,正是“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”大讨论之后,全党全国正在进行思想拨乱反正,但相关政策法规尚未全面梳理变革之际。当时在义乌,也存在不少思想上的“疑云”。 为真实了解农民摆摊和鸡毛换糖等情况,谢高华多次到义乌县稠城镇、廿三里镇等地调研,认真听取各方意见。为进一步解放思想,他又带队去温州考察。看到温州的民营经济搞得有声有色,谢高华进一步坚定了开放义乌市场的决心。他在一次县委会议上说:“鸡毛换糖不是义乌的包袱,而是义乌的优势。” 1982年6月23日,义乌县委召开常委会,专门听取当年1—5月财贸工作汇报,并对小百货市场整顿工作进行研究。会上,有人提出,义乌经商的农民太多了。谢高华当即表态:“你这个看法我不大苟同。义乌市场很有发展前途,不能把要搞活的经济搞得死死的。中央的政策是搞活经济,长期不变,我们要解放思想……” 由于当时既无先例,又无明确政策支持,有人担心开放义乌小商品市场会触碰政策“高压线”。为此,谢高华在义乌县委会议上一锤定音:“开放义乌小商品市场,出了问题我负责,我宁可不要乌纱帽!” 之后,义乌县委一班人也统一了思想,并明确表态:开放义乌小商品市场,发展经济,出了问题集体负责。 1982年8月25日,义乌以稠城镇市场整顿领导小组名义发布《关于加强小百货市场管理的通告》(即开放市场的一号通告),宣布稠城镇小百货市场于9月5日正式开放。尽管开放义乌市场的通告是以稠城镇市场整顿领导小组名义发布的,但背后离不开义乌县委和谢高华的大力支持。 开放小商品市场后,义乌的流动摊贩告别了整天担惊受怕的摆摊生活,义乌小商品市场因为在全国率先开放而赢得商机。 此时,社会上对义乌县委的做法仍有不同声音。为了给市场经营户们鼓劲,1982年11月,义乌县委首次召开全县“万元户”表彰大会,一批依靠合法经商富裕起来的“万元户”胸前挂着大红花,受到义乌县委隆重表彰。在这次大会上,谢高华再次给市场经营户们撑腰:“农民生活很不容易,我们要允许农民进城经商,各相关部门要主动为农民进城经商服务。今后,谁要再为难老百姓,我就处理谁!” 情系义乌,期待义乌市场再创辉煌 正式开放后,义乌小商品市场进入快速发展阶段。到1982年年底,义乌小商品市场共有五金、塑料、玩具等30多个大类2000多种小商品,吸引了全国10多个省份的客商前来采购。 在义乌小商品市场开放初期,当时的义乌县财税、工商等部门根据小商品经营薄利多销、个体户流动性大等特点,规定批量销售一次成交额在30元以上者,要向小商品市场管理服务站开具发票,缴纳税收和市管费。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市场经营户的积极性。谢高华得知上述情况后提出,对义乌市场的税收要“养鸡生蛋”,不要“杀鸡取蛋”。在他的支持下,义乌相关部门创造性地提出“定额计征、源泉控管”计税办法。该办法既简单易行,又能提高经营户的积极性,增加国家税收,推出后受到广大经营户的欢迎,为义乌小商品市场持续繁荣作出重要贡献。 1982年11月,在一次会议上,谢高华首次大胆提出“四个允许”,其内容主要涉及农业领域,但同样惠及义乌市场和个体户。在之后的实践中,“四个允许”的内容不断得到充实和完善。 在义乌工作期间,谢高华还结合义乌实际情况,率先提出“兴商建县”设想。1988年义乌撤县建市后,这一发展战略改为“兴商建市”,并延续至今。2006年4月,在时任省委书记习近平的亲自推动下,省委、省政府决定在全省推广义乌发展经验,并将义乌发展经验归纳为六大内涵。在六大内涵中,第一点就是“兴商建市”。 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,义乌市场从无到有、从小到大。目前,义乌市场共有商位7万多个,经营着180万种商品,吸引了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前来采购,成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,演绎了“莫名其妙、无中生有、点石成金”的传奇故事。 1984年12月,谢高华离开义乌。此后,他始终牵挂着义乌,积极为义乌发展建言献策。近年来,年过八旬的谢高华还多方奔走呼吁,希望将衢州乌引工程引水至义乌,以彻底缓解义乌缺水问题,体现了一名老县委书记对义乌人民的一往情深。 目前,谢高华生活在衢州。由于年事已高,他的身体状况大不如前。不过,他依然保持着每天看报纸、看《新闻联播》的习惯,特别关心与义乌市场有关的新闻。 “义乌市场的发展历程是改革开放以来,中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。在义乌任职期间,我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,人民群众才是真正的英雄。站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崭新起点,我衷心祝愿义乌市场能够持续繁荣,再谱时代新篇!”谢高华说。 (原标题《浙中小城崛起“华夏第一市”——谢高华与义乌率先开放小商品市场的故事》,原作者何百林。编辑楼菲莉) |